《生活宝典shenghuobaodian.com》讯 人们有时并非是追求事物本身,只是为了缓解焦虑,以恢复身心平衡。当我们看见一个人背着昂贵的包,就会习惯性地将其认定为一个物质充实的有钱人。那么学习成绩差的孩子会购买非常多的文具,这是一种伪装。
自恋是人的天性,人们总是希望自己是更好的,那么自己拥有的事物,也就相应地被自我赋予了更高的价值,这就是拥有效应。
在这样的前提下,当拥有的事物具备某种功能时,人们或许会觉得,连带这些功能也成为了自我的一部分。
春意渐浓,随着气温的升高,越来越多人开始走出家门、舒展身体、享受运动的乐趣。不少人觉得要想锻炼好,首先装备要跟上,于是购入了很多健身器材、专业服装,甚至办了健身卡,但随后他们却不再有任何具体行动,在下单的那一刻,他们的“健身事业”就走到了终点。该做的一点没做,只是多了一堆工具,真是应了那句“差生文具多”。
那么,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其背后的心理学机制是什么?又该如何避免成为“买而不做”的装备党呢?
觉得所拥有事物具备的某种功能是自我的一部分
人们愿意购买那么多装备,跟商家设下的消费主义陷阱有关,但还有可能是拥有效应在起作用。
人倾向于把“拥有什么”和“自己是谁”联系在一起,这在日常社交中屡见不鲜。
当我们看见一个人背着昂贵的包,就会习惯性地将其认定为一个物质充实的有钱人;当看见一个人骑着老式自行车时,就会认为他是一个传统朴素的人。当人们想去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时,也会本能地希望通过购买一些商品,让自己变得不同以往。
许多社会心理学研究和理论都证明了,人会把自己的所有物归入自我概念里。
耶鲁大学2012年和2014年的两项神经生理研究发现,当人们拥有某个事物后,与该事物有关脑区的激活程度会得到提升,而与之无关脑区的激活程度则会相应降低。这说明,人会通过高估自己的拥有物,以及贬低其他事物来提升自我评价。
自恋是人的天性,人们总是希望自己是更好的,那么自己拥有的事物,也就相应地被自我赋予了更高的价值,这就是拥有效应。
在这样的前提下,当拥有的事物具备某种功能时,人们或许会觉得,连带这些功能也成为了自我的一部分。
焦虑和动机误认可能导致拥有效应
那么,为何会出现拥有效应呢?
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、心理学家认为,人们有时并非是追求事物本身,只是为了缓解焦虑,以恢复身心平衡。从这种观点来看,有些人虽购入了健身器材,但他们既不喜欢健身,也不是真心想健身,只是想通过购买来缓解某种焦虑(如身材焦虑、容貌焦虑等)。而这种焦虑也许是源于恋人的一句“你是不是又胖了”,亦或是电商大肆宣传的“据研究缺乏锻炼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一大诱因”。
除了内在焦虑,动机误认也可能导致“买而不做”。雅克·拉康是法国精神分析大师,他的名言“人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”,就指出了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常会将他人的愿望误认为是自己的愿望。例如,你想要锻炼,但也许背后真正的推力是恋人想要把你改造成他理想中的模样。
不可否认,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,我们常常会向他人的愿望妥协,以便更好地融入所处的环境。但作为独立的个体,我们也有“想做自己主人”的愿望,这就使得“听别人”和“听自己”这两种动机发生了冲突。不少人的冲突结果是,买了器材却没有锻炼,独留设备在角落“吃灰”。
了解内心矛盾,增加“想要做”的动机
其实,学习某种技能也是一种对已有生活模式的改变。绝大多数想要改变的人都非常矛盾,他们既想改变又不想改变,甚至可能同一时间兼有这两种心态,好似他们内心一直有两个“小人”在打架。此外,矛盾心态具有一定的“粘性”,让人们卡在两种选择之间徘徊不前,这种状态甚至可持续数年。
因此,比起不断自我责备“怎么还不去锻炼”,也许你该坦诚一点告诉自己:“今天都忙了一天了,我实在不想‘撸铁’,只想偷个懒。”你内心中“不想做”的动力其实要远强于“想去做”的动力,而你只是不愿正视这一点,毕竟这多少有些伤自尊。
不过,若想让成功始于拥有,首先应该明白自己的内心并非“铁板一块”,发现自己不愿改变的动机,使其暴露于“阳光”之下。这不仅是对自己内在的一种诚实,也是走出内耗的第一步。
同时,除了削弱那些“不想做”的动机,还要持续增加自己“想要做”的动机。静下心来找一张纸,在左边罗列出所有不想改变的原因,在右边列出所有想要改变的原因。接下来,问自己“假如我这么做了,我的生活将会有哪些好的变化”,然后尽可能多地写出这些变化,并且想得越细越好、越美妙越好,直到其数量远远超过你不想改变的动机为止。这就像一个天平,唯有“我想做”那一侧的砝码足够多时,人才能够知行合一地去行动。
文章来源:shenghuobaodian.com 金沙集团3354.c.cav-老版金沙app下载客户手机端 |